古今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二十四章 为缘摇落空,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的意思,古今禅,顶点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他跟着一起踏上了悉达多的人生之旅,但感觉不仅仅是他,她也一直在身旁,仿佛一古代青衣女子翩翩相随,目光灼灼,这种读书的感觉,前所未有。一切都映照在这本书里,每个人的人生,每个青春年少都曾有过的躁动,对传统的质疑,决意走出自己的路,他为悉达多的决断和舍离感到钦佩。而如果他在这条路上有什么收获,他第一个要感谢她,是她把这样清澈的水斟满他的杯。

他看到悉达多沿着传统沙门之路“学习”,却发现学习并不能使人发现真正的知识,那让人开悟的知识,这是全书中反复出现和嘲弄的“悖论”。万物并不需要学习,它们直接依据自然赋予它们的本性行动。人类能够“学习”,这本来使得人类可以以此自强,以此驾驭万物。但人类却不能把真正的知识传给后人,所能传的,后来只剩下一些“教义”。“人生识字忧患始”,人渴望用这些知识去把握不确定的未来,这导致人们产生了一个个幻想,而这些幻想会使人陷入烦恼,特别是外在输入的规则知识与自身本性冲突带来的幻想,是折磨人生的最大痛苦之一。为什么“为学日增,为道日损”?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为道要求人回到自然质朴的状态,所以就要除去一切文明带来的负累。而为学,本来也不应为此烦恼。因为真正的知识都是那些亲身经历体验过的人传下来的,他们找到一种可以传承这些经验,总结这些规律的方式,这就是文字和语言。虽然没法穷尽,虽然有所损耗,但也并非毫无意义,从古至今的进化就说明了这点。但是,同样的,这样语言留下的知识无论怎样都是有限的,而且,知识还存在悖论,即所谓知识的反面也是正确的。因为世界是矛盾的,或者说是阴阳统一的,因此,看起来相反的事物反而相成。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:“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,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。”世界并非非此即彼,非黑即白,正如佛法所说的“此生故彼生,此灭故彼灭”。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。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往往采用这样简单的二元乃至机械的逻辑呢?因为好操作,好把握,学习起来才可以批量复制。但当时那些天才在脑中产生这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,你却无法得知,往往交给你的只是一个干瘪的结论。因此,长期接受这种二元思维,对于人生真正的体验无疑是一种破坏。

这时文学起作用了,它试图重新还原人们对生命原初完整的体验。真正好的文学,描写的人物往往是复杂的,具有多面性的,这才是真实的。因此,文学尝试不断突破语言的传统界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万人血书求我娘一点?

大泽玛利亚

荒岛历险记

破雨轻风

秘境3:迷失的绝世秘藏

冷娃

男神相公太冷酷

晕兮

旧春归

尤四姐

我,一名凶宅试睡员的真实经历

津门水叔